近年来,吉林油田抓牢“时”与“势”,将先发优势转换为领先优势,用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资料图片)
初冬的昂格赉草原,朔风渐劲。吉林油田昂格风电场的88台风机并网发电1个多月来,有近9000万千瓦时绿电从这里输入千家万户。从自消纳到规模外送,吉林油田绿色转型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2021年,吉林油田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的规划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立了“松南效益稳产、川南效益建产、新能源效益发展”的“三分天下”方略,实现稳油增气,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企业踏上发展新赛道,吉林油田抓牢“时”与“势”,将先发优势转换为领先优势,用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连续7年亏损到双扭亏、双盈利,发展根基更加稳固。
“风”从草原来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统一行动,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提出,绿电成为了传统能源企业竞技的新领域。
松原风光资源丰富,风电、光电可装机量均占全省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广阔而古老的草原蕴藏着新的发展生机。吉林油田抢抓国家“双碳”机遇,按照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超前布局,2022年4月率先启动中国石油首个绿电自消纳项目——吉林油田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18台风机、400余处分散和集中式光伏让生产用上了绿电,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创效,并借此拉开风电建设的大幕。
昂格风电场,依托中国石油首个规模外送风电项目——吉林油田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而建设,2024年9月29日并网投产。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一年的时间,吉林油田创下了电力行业同等规模建设速度最快的纪录。
冬季气温骤降,新能源有限公司昂格风电场副主任李泽比更忙碌了。“安全上多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内容,比如小动物会偷偷地钻到咱们的工作间寻求温暖。”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一大早,他和同事们就到设备舱等处巡查。
李泽告诉记者,新能源发电运维及管理,还有许多未知的工作需要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毕竟书本和实践还有差距。以前我们油田是用电大户,现在正向发电大户转变。按照规划,昂格风电场年发电能力16亿千瓦时,年收入近5亿元。同时,还可节约标煤近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30万吨。”说起这些,李泽还是有些骄傲。
大风车、光伏板,从自消纳到绿电外送,吉林油田借助当地区域优势,新能源发电追光逐日,已累计发绿电7.6亿千瓦时。同时,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吉林油田打开碳资产开发新路,将15万千瓦自消纳风光发电项目开发为中国石油首个新能源国际碳资产项目,已累计实现碳收益超亿元。新木联合站、扶余中心处理站等8个余热利用项目,成功打包开发为国际碳资产项目,已经实现减碳8000吨。
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
在去年的上海进博会上,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Ⅲ区块零碳油田先导示范区获得了“零碳工厂”标准试点荣誉称号,成为目前国内油气生产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新立采油厂常务副厂长张成明告诉记者,近两年,在Ⅲ区块通过利用井场和周边空地,配套建设风光发电、光热地热、空气源热、储能、CO_2注入等多能互补供能模式,实现了区域用能100%的清洁替代。
新立Ⅲ区块,共有集约化油井大平台4座,这是吉林油田通过推行大平台集约化建产模式,创新应用井网重构、集团压裂、液压采油等技术,建成的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降低了传统用能,征地面积节约了80%,采收率提高8.7个百分点。
抑制在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是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石。通过集约化建产,吉林油田现已有大平台55个。与此同时,他们强化技术和管理,通过机采、集输、供配电等生产用电用气压降,实现节能降碳创效。过去两年间,吉林油田生产用电连续两年负增长,减少电费支出1.5亿元,自用气消耗年均压降8%,累计创效6000万元。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支干线冷输先例,全年常温集输井突破7000口。
油田是绿色转型的前沿阵地,传统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传统能源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将新能源与油田已建、在建项目相结合,实现减碳增效,同时,节能举措与新能源产生的叠加效应,让企业绿色发展的成色更足。
从零碳到负碳,从示范区到示范厂,吉林油田“双碳”步伐不断加快。红岗采油厂低碳工厂建设、英台地热利用替代工程、庙20区块清洁替代工程等均在稳步推进,在端牢能源饭碗的同时,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发展优势尽显。
CCUS走向商业化时代
2024年12月7日,在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全流程CCUS-EOR示范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地开展日常维护和巡查巡检,这个项目是首个亚洲最大的提高石油采收率项目。
二氧化碳开发公司(一体化中心)主任兼CCUS建设项目经理部经理张德平介绍,用注入压缩机给二氧化碳增压后,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达到驱油的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25个百分点,相当于又开发了一个同等规模的油田。同时,也达到了二氧化碳循环注气和效益减排的效果。
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马晓红告诉记者,到2028年,吉林油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245万吨,通过绿电和CCUS项目,碳抵消能力将达到580万吨,吉林油田将率先实现零碳生产。到2035年,吉林油田碳抵消能力将比2028年翻番,助力松原市提前实现“双碳”目标。
传统能源企业绿色发展既是转型发展的挑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吉林油田找准定位,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建设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的信心和实力不断增强。
依托厚重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吉林油田正加速推进CCUS新质生产力从工业化向商业化迈进,加快建设百万吨产能级负碳油田开发和百万吨二氧化碳埋存级CCUS+绿色低碳转型“双百”示范区,一体化集成中国石油驻吉企业碳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让CCUS在多个领域大展身手。截至目前,吉林油田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350余万吨,相当于植树3500万棵。(连洁 记者 邹鹏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