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将其视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人工智能发展筑牢根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未来,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风险防控、完善人才供给,强化核心技术攻坚,助推“人工智能+”行动科学实施,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对科学技术的领导体制机制,完善“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工程系统战略规划,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激发其对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彰显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等方面的价值与优势,更好地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科学规划。人工智能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要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对重大任务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使数字经济突破了“量”的局限与“质”的瓶颈。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着力点,加强整体布局,做好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强化技术创新的产业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资源优势与技术安全优势,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算力高地,催生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推动生产力要素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强风险防控,确保治理安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作为赋能技术有着极其丰富的应用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要进一步把人工智能治理纳入社会治理中,对“人工智能+”进行科学规划与指导,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朝着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人民福祉的方向发展。一是要构建法律法规和创新制度体系。根据风险预判,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落实人工智能安全责任制度,构建系统科学的安全治理制度体系,以良法善治助推人工智能实现安全有序发展。二是要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健全纵横相结合的监管网络,强化对潜在风险的研判和防范,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开展合规性评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控。三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理念,凝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强大合力,加强国际间合作,加快构建包容审慎的治理机制,推动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健康、持续发展。
完善人才供给,推进队伍建设。人才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尤其是推动技术突破和创造性应用的高端人才,对打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堵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抢占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一方面,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完善人才“引育留用”体制机制,优化引进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人工智能领域,激发高端人才潜能,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管理机制建设,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管理制度和数据库体系,为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储备更多所需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国内单位与国际组织、海外高校开展合作互动,整合全球智力资源,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激发创新潜能。当前,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原创性成果尚未达到预期水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国际供应链。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各方主体优势,努力形成创新合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各方自主创新潜能,通过多样化创新途径和方法,努力实现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自给自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更好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地实施、见行见效。(宋伟 綦晓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