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早上七点半,农安县气温直逼零下20℃。申通快递农安县网点(快件处理中心)的院内,快递员曲卫东已经忙碌了一个小时。
“周边的驿站初六才营业,咱得挨家跑才放心。”曲卫东睫毛挂霜,在包裹堆里快速翻拣。他边扫码边将贴有“上门派送”标签的包裹单独摞起,手机屏幕上还闪动着昨日收工前给客户群发的短信:“春节期间直送到家,请留意电话。”
曲卫东负责古城街区域的快递派送。翻拣之后,他的座驾里,红彤彤的礼盒、裹着泡沫纸的冷冻海鲜、印着“福”字的加急件装得满满当当。“都是年货,耽误不得!”他轻拍车厢,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雾。
9时许,富贵城小区2栋3单元的楼道里,曲卫东的脚步声刚在五楼响起,六楼的门已吱呀开了道缝。“小曲啊,我孙女的年货到了吧?”85岁的王桂芳熟练地用剪刀划开纸箱,抓了一把椰子糖塞给曲卫东:“你尝尝,和咱东北的灶糖不一样!”曲卫东笑着接过,剥开糖纸将糖含进嘴里,甜味在舌尖缓缓化开,驱散了一丝寒意。
春节前,他已经陆续给王桂芳送了几次货,包括降压药、钙片和智能手环。“现在测血压不用跑诊所了,孩子隔着千里也能安心。”老人摩挲着手环,眼里满是欣慰。
下楼梯时,曲卫东掏出手机:“张先生吗?您买的生鲜到了,家里要是有人,我现在就过去。”
放下电话,他指着楼道里五颜六色的快递盒对记者说:“这家儿子寄来的是电子血压计,那户孙子买的是投影灯笼,现在连财神爷画像都是从网上买的了。”他搓了搓冻红的手,跨上三轮车驶向商业街,车辙在积雪路面上压出两道清晰的印痕。
正午时分,一个缠着红绳的泡沫箱让曲卫东格外上心。“千万莫倒放!”电话里的嘱咐还响在他的耳边。接过包裹的李慧眼眶泛红:“昨晚视频时我妈还说,农安冷,要吃辣驱寒……”腊肉油脂味混着麻辣香肠的麻香从包裹缝隙“钻”出来,仿佛将巴蜀的烟火气带到了这里。
暮色漫过古城街时,曲卫东的大衣在老楼道扶手上刮出沙沙声响。五楼门缝里飘出的菜香味道让他精神一振:“赵姐,快递到啦!”“可算来了!”围着碎花围裙的女主人攥着锅铲冲出来,“婆婆怕我买的辣白菜不正宗,特意给我寄过来了。”说着,她满脸欢喜地接过快递,这10斤辣白菜,裹着严实的包装,承载着婆婆的牵挂与爱意。
华灯初上,曲卫东的微信步数定格在了23582步。这一天,他送了122件快递,爬了84层楼,工服上的冰碴化了又冻。回想起10多年前,全县过年前后也就百来件快递,而今年单是年货节他们站点的快递量就突破了3.3万件。
“以前送的大多是衣服日用品,现在帝王蟹、水果礼盒、鲜花,啥都有。”曲卫东拍了拍三轮车厢,感慨地说,“包裹里装着日子呢!”
这些跳动的数字,在曲卫东的三轮车辙里化作具象的温度。省邮政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亿件,同比增长21.37%。数据背后,是无数个“曲卫东们”的默默付出,使“物畅其流”愿景进一步实现。
当被问及新年愿望时,曲卫东指了指三轮车挡风玻璃上贴着的手写福字:“希望包裹里的念想,都能稳稳送到收件人心里。”(记者 叶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