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代表聆听报告。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一中心、五高地”发展定位,紧紧围绕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人大系统改革,完善人大工作体系,丰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长春实践,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人大力量。
着力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强化人大政治机关属性。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严格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各项制度,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利用“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人民讲堂”、代表培训等制度载体,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决策部署。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科学指引,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健全完善“施工图”贯彻落实机制,以法治力量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着力构建更加聚焦中心、突出重点的服务大局工作体系
持续深化“发挥人大作用、贡献人大力量”活动,为推动经济增长汇聚强大合力。
认真做好光电信息产业链包保工作,推动光电信息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依托“三个联盟”和专家委员会,强化“政产学研用金”协同,推动“4+1”开发区与“三校一所”加快建设产业园区,确保实现全市光电信息产业“双千”目标。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精心办好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暨Light国际会议,持续培树“长春光谷”“长春光博会”品牌。
扎实开展经开区包保工作,推动破解制约经开区发展堵点难点,深入开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视察,帮助包保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扎实推进长春市与各市(州)对接合作。注重发挥立法对全市改革发展的引领、保障、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着力构建更加科学完备、协同高效的立法工作体系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不断加强与长春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法治供给。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制定《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开展农高区建设、科技普及、中医药传承、电动车消防安全、民族团结、档案工作等方面立法调研。
深入推动立法领域改革。探索实行地方性法规动态清理和立法规划计划动态调整,健全完善法规出台前论证和实施后评估机制、法规草案“隔次审议”“三次审议”机制,建立立法项目储备库。
着力提升立法工作质量。完善立法听证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和立法顾问、专家“智库外脑”作用。做好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坚持新闻发布会制度,开展地方性法规专题讲座,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着力构建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监督工作体系
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提升监督刚性,增强监督实效。
紧扣高质量发展加强监督。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审计整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听取审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外事工作情况等报告,开展《科技创新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
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监督。听取审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报告,开展农村三轮土地承包、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调研视察,就《农村环境治理条例》贯彻实施开展执法检查。
紧扣生态环保加强监督。听取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专题调研。
紧扣执法监察司法加强监督。听取审议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报告。就加强监察司法监督工作、法院执行工作作出决定。开展《警察法》执法检查,调研《关于加强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设的决定》贯彻实施情况。
紧扣民生福祉加强监督。坚持“月调度、季报告、年总结”,扎实推进“2025年幸福长春行动计划”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听取审议养老服务、安全生产等报告,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城市更新等方面开展调研视察。开展《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推动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改工作三年行动。
紧扣法律实施和法治统一加强监督。常态化、多领域对法律法规在全市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推动制定相关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备案审查衔接联动等工作机制。
着力构建更加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体系
丰富发展长春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44334”工作实践。
健全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紧盯“建、进、管、用”四个环节,不断提高代表之家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双联系”工作,完善“双服务”平台功能、丰富平台模块内容,让人大工作体现更多“人民声音”。
健全完善代表有序政治参与工作机制。建立重要政情向代表通报工作机制,完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列席代表座谈会机制,进一步拓展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
健全完善代表意见建议反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代表议案建议督办流程,确保代表议案建议落到实处。
健全完善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工作机制。完善代表履职管理“三个一”机制,持续深化“亮身份、听民声、汇民智、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加强代表履职学习培训,广泛凝聚起改革发展合力。
着力构建政治更加坚定、作风更加过硬的机关建设体系
坚持“四个机关”定位要求,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五大工程”。
深入实施“学思想”铸魂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始终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
深入实施“讲政治”固本工程。全面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深入实施“提能力”赋能工程。落实常委会、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常委会机关加强自身建设措施办法,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深化“优秀年轻干部五年培育工程”,努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者队伍。
深入实施“转作风”增效工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弘扬崇严尚实作风,严格落实市委“八个表率”要求,持续深化人大机关作风建设“查、提、树”活动,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深入实施“树形象”聚力工程。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讲好新时代长春人大故事。密切同上级人大工作联系,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指导,合力提升全市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原标题:2025 深化系统改革 完善工作体系 为加快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人大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