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业 省红十字会供图
1月9日上午,我省第186例(中华骨髓库第192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史立业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80后”史立业是吉林省红十字会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他始终把红十字精神放在心间,勇挑重担,两次主动承担乡村振兴任务。驻村期间,他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深入了解民生、民情,关心群众需求,受到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工作之余,他还积极投身红十字志愿服务,在一次无偿献血时,他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我加入中华骨髓库,只有一个朴素的心愿,就是尽我所能,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史立业说。
带着这样一个心愿,史立业开始了他的“髓缘”之旅。2024年末,他接到了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告知配型成功的电话,此时正值他第二次驻村期间年终岁尾的繁忙阶段,但史立业的捐献初心非常坚定,在征得当地镇政府的同意下,他多次奔波于长春、大安两地,有时甚至是检查完便立即赶回村里,连家都顾不上回。在他的积极配合下,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等准备环节得以顺利完成,史立业距离自己捐献救人的心愿只剩下“最后一公里”。
1月4日,在爱人和吉林分库同志的陪伴下,史立业来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办理入院。起初他的家人有些担心,但是在吉林分库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和过往成功捐献案例的佐证下,家人们也放下顾虑,选择坚定地支持他。
谈及家人,史立业很感慨,“我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但是这几年我两次驻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基层,很少有时间照顾她们,家里的重担都被我爱人承担了,我感觉挺亏欠她们的。我要对我的家人说句抱歉,但更要说声感谢,正因为家人的默默付出,才能使我心无旁骛地投入我热爱的红十字事业,才能有今天这个圆满的结局。”
历时4个多小时,史立业顺利完成了捐献。看着采集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说:“虽然之前对捐献有所了解,但只有全过程亲身参与,这份工作和它的意义才更加真切和具象。真的很神奇,这200毫升的混悬液,就能让患者重获新生,如果能有更多人加入这份事业,相信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生命的奇迹。今后,我一定用我的亲身经历去传播捐献无损健康的理念,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希望那位素昧平生又与我‘髓缘’相牵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记者 关丽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