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吉林11月1日电 围绕“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聚焦“研学”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素有“延边井冈山”之称的汪清,如何将独特资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相结合,走出一条独特的“研”边石榴红之路?10月30日,“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调研采访团”走进汪清,感受红色汪清的团结沃土之上,结出的累累石榴红。
当日清晨,采访团首先来到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
10月深秋,这里雾隐山峦,远山为衬,更显得庄严肃穆,门口旗杆基石上“天门广场庆典红旗(编号050)”,让“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调研采访团”充满了期待与探究。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广场东西两侧共摆放100面红旗,每一面都有唯一的收藏编号,面向全国100个红色之城、红色企业、大中小学捐赠。大家眼前的这面,就是第050号红旗!”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教育培训部副部长李蕾介绍,中心于2021年投入使用,是延边州首批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之一。
近些年来,汪清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聚焦“研学”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确定红色研学、中华文化研学、民族团结研学等主题,建设了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体验基地(研学中心)、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研学中心、大兴沟镇红日村党性教育研学中心,再现百年来汪清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辉煌历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
踏上“研”边之旅,红色汪清的民族团结沃土,让“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调研采访团”深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