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产经
  • 信用
  • 文旅
  • 营商环境
  • 产教融合
  • 乡村振兴
  • 品牌故事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龙井:山川竞秀披新绿 生态富民绘振兴

2022-10-27 09:27:43 来源:中宏网吉林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吉林10月27日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井市扎实推进省、州林草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以忠诚执着守初心担使命,以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总目标,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总抓手,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力龙井市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防患“未燃”,林草火灾“零”发生

  龙井市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及本级自筹资金2400万元,购置防火车辆、通信设备、扑火机具等,新建维修瞭望塔9座。在市林区内建设安装5处火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全市森林进行全天候火情监控,始终坚持坚守森林防火第一战线,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荣获吉林省连续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先进集体称号,同时也保障了吉林省连续4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硕果。

1666834240164309.png

  坚持产业“提质”,生态富民硕果满山坡

  五年来,龙井市共争取林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0万元。通过了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苹果梨之乡”“中国森林食品”等系列国家级称号审核评定。同时,组织龙井区域内的中草药种植业务,主要种植品种为有机大黄(也称朝鲜大黄)、赤芍、白鲜皮、急性子、林下参等中草药材料,现已完成约3000公顷的林下种植量,主要集中在老头沟镇、开山屯镇、智新镇、三合镇以及白金乡等区域。2022年项目种植林下参约13.5公顷,人参籽和移栽株数共计206万株,主要集中于三合镇、白金乡以及老头沟镇。

1666834164239278.jpg

  坚持“脱贫”致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龙井市创新生态扶贫机制,通过实施林业产业脱贫、生态保护脱贫等方式带动乡村振兴。通过林业工程、建立油用白芍药、葡萄园等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其中,提升了贫困户的人均收入。同时,积极响应号召,开展选聘生态护林员工作,累计选聘1441名,为每位贫困户每年增收9000元。五年来,全市新建绿美示范村屯65个、省级绿美示范村屯10个、省级美丽乡村6个,做到了村屯绿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打造良好生态宜居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有效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保证每年全民义务植树25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51个,先后荣获吉林省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集体、2022年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坚持提升“素质”,生态绿军奋发有为

  五年来,龙井市建强支部堡垒,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组织讲党课、英模事迹学习、警示教育等活动30余次,召开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40余次,开展党员进社区(红色星期五)活动4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0余次。锻造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生态绿军队伍,为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

  坚持“深化”改革,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

  林业局现代化林场项目分为两期,从扎实推进管护智能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森林经营精准化、产业规模化等方面提升现代化林场的建设水平。其中,通过构建“网格化”管护体系,应用林业资源巡护监管、森林和草原防火监控、森林和草原病虫害监测等资源管护系统,布设15个监控摄像头等现代化管护技术、设备和手段,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了资源管护高科技、智能化。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龙井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绿水青山打造成龙井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建设生态强市不懈奋斗。(图源:龙井市委宣传部)

编辑:房霄洋
审核:蔡旭东

  •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