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就像城市流动的血脉,维系着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的长春,正以一场交通治理的华丽变身,为医院、商圈、学校等城市的关键“穴位”疏通经络,为市民提供畅通的出行体验。
优化重点医院周边交通
在吉大一院门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交巡警身着制服,指挥车辆有序进出。在医院停车场入口处,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引导车辆排队进入,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剩余车位信息。而在医院周边的道路上,新增的隔离护栏将来自不同方向的车流分隔开来,有效避免了车辆随意穿插造成的混乱。
看到这样的情景,带老伴儿前来就医的王大爷感慨地说:“现在来医院看病,交通顺畅多了。”为了保障就医通道的顺畅,我市交管部门在医院门前设置了醒目的标识,专门划分出临时上下客区域,让送诊就医的车辆能快速停靠和驶离。
2023年,我市对医院周边进行交通综合治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分别对吉大一院、吉大二院、吉大三院及省人民医院等人流、车流集中的重点医院,采取优化公交站点、完善隔离设施、增加绿化带开口、拓宽局部道路、实施单双行交通组织等26项整治措施,持续优化医院周边交通。
打造商圈地带无忧行
“现在来逛街,停车方便多了,路上也不堵,心情变好了,大大刺激了我们的购物欲望。”市民吕鑫说。
正如吕鑫所说,一个个崭新的交通标识清晰明了,无声地引导着车辆前往商圈地下停车场;交巡警在路口忙碌穿行,指挥交通;在重要交叉路口,设有临时交通引导员,他们挥舞着小旗为驾驶员指明方向……多措并举,有效提高了商圈周边街路的通行效率,也大大激发了商圈活力。
为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我市在商圈周边街路设置禁左路口45处、单向通行街路10条。在红旗街商圈,记者注意到,红旗街与工农大路交会处的地下人防商场开放,用于行人过街;在红旗街与同德路交会处,采用Z型斜向斑马线及纵向减速标线,设置行人专用相位,规范行人过街秩序。
桂林路商圈则采用彩色斑马线,打开桂林胡同口护栏,不仅打造出商圈的崭新形象,更有利于引导行人文明过街。
在中东新天地商圈,不仅拓宽了机动车道,优化交叉口设施,周边泊位也得到进一步规范。
微循环通了,生活品质也跟着提升了,市民闲暇之余的购物之旅愈加轻松无忧,安全感和幸福感倍增。
“一校一策”为出行护航
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关乎孩子们的安全,是城市交通治理的重中之重。
“上学和放学时间,有专人在学校门口两侧拉起警戒线,开辟出专门的学生通道,这样的做法让家长更放心。”11月14日,正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明珠校区等候接孩子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学校周边的交巡警还会护送孩子们过马路,让家长和孩子倍感温暖。
也有不少细心的市民注意到,我市各学校周边街路上限速标识十分醒目,并安装有减速带,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有不少学校的家长志愿者也加入交通引导员队伍,他们穿着醒目的马甲,协助交巡警维持秩序。
“看到交巡警和志愿者们这么用心,孩子的安全有保障了,感觉孩子们真幸福。”一位家长感慨地说。
为保障校园周边的交通更加安全畅通,我市持续强化校园周边治理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让属地派出所参与校园门前交通管理,强化警地融合、深挖勤务效能——在135所对交通有影响的中小学、幼儿园门前,部署执勤警力323人;针对50所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学校,“一校一策”制订综合整治方案,通过勤务部署、设施调整、安保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施策,有效缓解校园周边拥堵;设置接送学生车辆专用停车场9处、校车泊位62个,大大减少了校园门前占道停车现象;开通11所学校16条线路的通学定制公交,分5个批次发放免费轨道交通“畅行卡”17.5万张,真正惠及师生与家长,为学校周边交通安全保驾护航。(记者 于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