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吉林8月27日电 本届博览会以"共建东北亚,合作向未来"为主题,历时五天的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于8月27日下午落下帷幕。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吕海强先生,出席此次东北亚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向大家详细介绍本届博览会取得的重要成果。
多国政要嘉宾齐聚春城,国内外"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本届博览会,国外政要嘉宾云集,共有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13位副部(省)级以上政要和15个国家40位驻华使节现场参会;国内各方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和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贸促会、团中央、外交部、全国对外友协等10个部委和中直机构8位副部级以上领导,浙江、安徽、陕西等11个省(区、市)11位副省级以上领导同志参会;各界客商踊跃参与,共有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客商线下参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58户,中国500强企业12户,国内外知名商协会和其他机构60户。大家看重的就是中国-东北亚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会议活动精彩务实,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宽。本届博览会坚持"展会+论坛+活动"理念,共举办会议论坛和系列活动29场,通过开幕式暨高层论坛演讲、多双边会见、政商对话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对话,推动东北亚各国间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展览展示亮点拉满,经贸促进和成果推介效果进一步凸显。本届博览会采取"实体展+云上展"融合办展形式,聚焦东北亚区域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为"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再添新动能。
项目合作取得新突破,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扩大。本届博览会,项目投资再创新高,举办中国等省市投资合作推进会、专题推介会,共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99个,引资额844.75亿元。签约项目遍布全省各地,涵盖新能源、新农业、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本届博览会着力促进重大项目签约,项目质量不断提升,达成1亿元以上项目59个,5亿元以上项目18个,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将强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贸易成交精准高效,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现代农业、光电子、卫星及应用、金融、文旅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得到中外客商广泛关注,尤其是我国的智能化设备、新能源产品备受东北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采购商的青睐。东北亚国家的电子产品、厨卫用品和服饰皮革产品,"一带一路"国家的手工艺品和咖啡产品,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文创用品和当地特色食品成为采购热品。
服务保障精益求精,博览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本届博览会加强组织管理,着力优化服务保障,通过提高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参展参会体验感、便利性和满意度,为国内外嘉宾营造更加贴心的商务环境。通关服务方面,创新打造"智慧海关"监管服务模式,依托海关通关系统和展览品等信息化平台,打造博览会智能化监管服务模式。现场开设"专用通道",设立专人专窗,优先办理相关物资的海关手续,确保即到即报,即查即放。现场服务方面,首次引入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作为展会质量服务机构,为展商、客商和观众义务提供涉及展品的标准、检验、认证、测试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及质量评价服务,筑牢展会质量防线。吉林省公安厅和长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利用"移动受理终端",为与会嘉宾现场办理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将出入境便民服务延伸至展会现场。接待服务方面,周到细致热情接待来宾团组285个,创历史数量最多,充分彰显博览会吸引力号召力。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受到中外媒体高度关注,多渠道邀请82家境内外媒体、890余名记者参与新闻报道。召开北京、长春两场新闻发布会,15场集中采访,16场线下互动推广活动。中外媒体累计刊发相关稿件24000余篇,中外媒体记者间交流深入友好,达到助力东北亚各国间增进互信、汇聚共识、合作共赢的目的。
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于8月23日至27日在长春成功举办,各项活动开展顺利、精彩圆满。我们2025年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再相聚!(图源:吉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