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为基础教育教师松绑减负”引起了代表热议。当前,社会事务与教育职能错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师的专注性。“教育应回归本真,让教师集中精力教书育人。”市人大代表刘九庆深入调研后建议,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更专注、更高效的教育环境,把时间还给教师,把教师还给学生。
近年来,各种社会事务纷纷进入校园。这种现象挤占了学校原本用于教书育人的宝贵时间,教师们疲于应对,无法将更多精力用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上。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思想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学校应当是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地方。刘九庆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规定,明确限制进入校园的社会事务范围与数量,并建立有效的审批与报备机制。只允许与提高教学质量直接相关的事务,才能进入学校,确保校园成为专注于教育教学的净土。
刘九庆认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如今,许多教师被各种创建活动、撰写报告等分散了大量精力,这不仅消耗了教师的创造力和教学热情,还削弱了他们在教育主业上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
“各级教育部门应当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任务,精简各类评估、检查、考核等项目,杜绝形式主义和层层加码的现象。”刘九庆表示,学校的非教学事务,如卫生保障、食堂管理、住宿管理等,应当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分离出来,交由专业人员或相关部门负责,让教师能够真正专注于教学本职工作。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水平。当前,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机制还存在过度标准化、简单化的问题。同时,教师的培训活动多而杂,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刘九庆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科学设置教师的评价标准,既要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又要重视教学效果的考核,避免过度依赖量化指标和短期成果。教师的评价体系应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与创新。教师培训还应当注重实效性,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与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教师的负担同样不容忽视。刘九庆认为,应给予教师更多关怀和支持,让教师减轻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当中。(记者 陈丽雅)
原标题:让教师回到主业 让教育回归本真 市人大代表建议:为基础教育教师松绑减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