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产经
  • 信用
  • 文旅
  • 营商环境
  • 产教融合
  • 乡村振兴
  • 品牌故事
logo 产教融合
  • 中宏网首页 >
  • 产教融合 >
  • 正文

延边安图:城乡同上“一堂课” 优质教育“共分享”

2022-11-02 13:58:40 来源:中宏网吉林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吉林11月2日电 两间教室,一堂课;一位老师,两批学生。近年来,安图县教育局力推城乡互动“专递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共享,打造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程,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优质教育实现“共分享”。

1667368873147037.jpg

  深秋十月,在安图县松江镇三道中学的“专递课堂”里,八年一班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电子显示屏,聆听网络另一端——安图县第三中学物理老师王艳华直播讲解物理课。

  三道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缺少专职教师。以往,为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学校的一部分老师需要身兼数职。如何促进所有学校均衡优质发展,保障教育公平公正,一直是安图县教育局关注的焦点。

  2020年,为缩小校际间教学水平差距,加强教学教研沟通,安图县推出城乡互动“专递课堂”教学模式,试点建设安图县第三中学与松江镇三道中学之间的“专递课堂”,实施同步教学管理,解决农村学校缺师少教的难题,保证所有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一块屏幕连接两个课堂。10月21日,安图县第三中学物理教师王艳华提前来到教室,熟练打开“专递课堂”设备;屏幕对面,三道中学的教师也已准备好,两位老师通过视频实时沟通本节课的注意事项,准备上课。此前,两位教师已经远程通过学校的网络教研平台进行了深度交流和备课磨课,力争每一节“专递课堂”都精彩和有实效。“上‘专递课堂’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照顾到不同学校两个班级的学生,也要和对方学校的教师做好配合。”王艳华说,作为授课教师,她不仅需要课前备课,还需要在课前与输入端的教师一起沟通好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如何更好地与输入端学生进行互动,让自己尽快投入并适应“一带二”甚至“一带多”的教学模式。

  “专递课堂”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输入端学校教师的教研和教学水平。“通过使用录播教室进行远程教研和授课活动,我们有更多机会和名师、骨干教师交流学习,自身的教学视野和教学素养得到很大提高。”三道中学物理教师梁作富说。

  目前,安图县第三中学与松江镇三道中学之间的“专递课堂”,已经在全年级8门学科中常态化开展,分隔两地的学生,共用同一张课表,通过网络将课堂连接在一起,在第三中学教师的指导下,同上一堂课,同步开展课堂互动。“专递课堂的应用,不仅让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有效地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还让孩子们变得自信和敢于表达。”三道中学校长王泽军观察到,农村学校的孩子与县城孩子交流多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在提高。

  为推动“专递课堂”教学常态化开展,安图县教育局多措并举,强化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培训,举办一系列以信息化教学为内容的教学展示和竞赛活动,让教师掌握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有力推进了城乡教学优质均衡发展。

  截至2022年9月,安图县共建设20间录播教室,在4所省级双优试点校的影响和带动下,安图县第三小学校——松江镇小沙河小学——松江镇三道小学被确定为州级试点校。安图县共有7对学校实现结对共建,覆盖县域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截至目前,这些学校开展“专递课堂”300多节,为3700多名乡村孩子带来专业、丰富多彩的课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些都为安图县今后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安图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这些年来,在党的正确引领下,安图县基础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后将继续推进和拓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建设与应用,让信息技术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图源:安图县教育局)

编辑:任丽媛
审核:吴娜

  •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