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
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长春市积极探索,以综治中心为依托,走出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长春市委政法委牵头综治中心建设,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通过“改、建、保”等举措,将综治中心建设纳入政法改革,对11个县(市、区)综治中心进行改建、扩建。截至2024年底,改建、扩建工程全部竣工,且所有综治中心均获批事业单位建制,共设133个职数,南关区、九台区综治中心为正处级建制。
目前,长春市11个县(市、区)、222个乡镇(街道)、2746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已全面建成,覆盖率100%,初步实现规范化建设与实体化运作。
一站解纷——
让群众只进“一扇门”
走进南关区综治中心,导服台引导,9大功能区、9个接待窗口分工明确,仲裁庭、法庭等功能室高效运转。
近年来,南关区委政法委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构建“一张网、三统筹、五联调、四聚焦”运行机制。所谓“一张网”即织密综治网格,“三统筹”即整合综治、信访、司法资源,“五联调”即融合五种调解方式,“四聚焦”即注重源头预防等,真正实现了群众“只进一扇门、能解所有纷”。
“综治工作要以群众需求为先,解决群众关心问题。”据南关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综治中心自2024年10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全区三级综治中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786件,成功化解20561件,化解率98.92%,“有矛盾找综治中心”已成为南关群众的共识。
坚持调解优先、法治兜底,长春市11个县(市、区)综治中心设仲裁庭和速裁法庭,部分接入法院立案业务。各级综治中心注重跟踪问效,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中心为经济困难群众指派律师,司法救助帮助因侵害或侵权陷入困境的群众渡过难关。
长春市发挥政法单位主力作用,整合调解力量,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各县(市、区)也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纷纷创新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南关区引入专业调解组织,化解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矛盾;朝阳区、二道区探索开展派出所、司法所、律所“三所联动”工作模式,创新化解处置110非警务警情类矛盾纠纷;绿园区设立金牌调解、老法官、律师协会等特色工作室,依靠专业力量推进农村土地、劳动用工等矛盾纠纷化解;宽城区发挥“政法五老”作用设立调解室,以经验和威望助力矛盾化解……
创新机制——
打造矛盾调处“终点站”
农安县农民杨奶奶今年87岁,丈夫去世后先后在子女家居住。2021年生病卧床,后被送至养老院,费用由子女均摊,但看病、住院费用无人承担。2024年12月4日,杨奶奶将子女诉至法院,16日申请诉前调解。二道区综治中心调解员徐文学联系各方,除在外地的小儿子外,其余4人同意调解。23日,兄妹4人就老人财产、费用问题产生争议。徐文学核算后提出方案,小儿子起初不同意,经耐心劝说勉强同意,但调解波折不断。
“你们也是父母,母亲含辛茹苦养大你们,因赡养闹上法庭,不怕人笑话?”今年1月17日,徐文学再一次进行调解时,他看准时机对大家进行教育,让众兄妹羞愧难当。最终,众兄妹对赡养老人问题达成一致并签字,该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二道区综治中心于2023年11月30日投入使用,是我省首家区级矛盾化解实体化运行中心,构建了横向多域协同、纵向四级联动调处体系。自中心运行以来,共登记纠纷12581件,办结12563件,办结率达99.86%,群众满意度99.5%,成为全省综治示范标杆,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在基层。”
综治中心化解矛盾优势明显,全链条联动、全流程管理、全闭环处置、全要素掌握。记者了解到,长春市各级综治中心汇聚力量,实现诉求“一门通办”,对矛盾纠纷编码管理,形成工作闭环,依法依规化解,依托信息平台采集信息,为矛盾化解提供支撑。自矛盾纠纷调解系统运行以来,长春市各综治中心受理办结矛盾纠纷24.7万件,化解率97.8%,实战效能显著。
特色模式——
筑牢基层治理“首道防线”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安心、舒心。特色模式和方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九台区的梁某因房屋漏水与楼上邻居沈某产生纠纷,到九台区综治中心求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引导至诉讼速裁服务区调解。经法官沟通后,沈某同意梁某重新装修,但认为其要求赔偿3万元过高。
“鉴于案件事实清晰、关系简单,且为邻里纠纷,我们还是决定从调解入手。”承办法官说。经过法官耐心细致调解,双方敞开心扉,沈某承认是自己疏忽导致梁某受损,而梁某也表示起初对方态度不好才欲诉讼的。双方最终同意赔偿1万元,至此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九台区积极探索出“3+2+1”矛盾预防调处工作法和“1+18+N+Z”综合治理新模式。所谓“3+2+1”即“三防两调一化解”,“三防”即“宣传防”“走访防”“帮扶防”,“两调”即“情感调”“依法调”,“一化解”则是揪住症结、跟踪化解矛盾。“1+18+N+Z”综合治理新模式是指构建四级矛调体系,“1”即区综治中心,“18”即14个街道、2乡、2镇综治中心,“N”即各村(社区)综治中心,“Z”即综治协管员及网格员。
据长春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贯彻中央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意见,围绕“两项职能”,发挥综治中心枢纽作用,不断提升矛盾化解法治化、治安防控规范化水平。围绕四大核心工作推进综治中心建设:聚焦矛盾化解,强化“主阵地”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加强部门与层级间协同,构建紧密治理网络,及时化解纠纷;聚焦数据融通,打造“情报信息中心”,整合全市各行业矛盾数据,实现信息共享;聚焦预测预警,打造“指挥调度中心”,优化算法模型,预警快速响应、统一调度,提升应急效率;聚焦法律服务,打造“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及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助力平安长春建设。(记者 祖维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